第922章 血染虎牢关(1 / 2)
就在郭子仪席卷山东各地之时,安守忠带着麾下将士连续攻陷了河南治下的濮阳、郓州、滑州、曹州,以及汴州的封桥、武城等地,兵锋直逼虎牢关。
唐将李抱玉接到圣旨之后,即刻率领两万唐军离开襄邑,星夜赶往虎牢关,用了五天的功夫抢先进入虎牢关布防。
叛军攻破濮阳、郓州之后烧杀抢掠,百姓深受其害,钱粮被哄抢一空,女人遭到玷污,壮年被裹挟从军,儿童与老翁惨遭杀害,河南的百姓俱都“闻燕色变”。
在官府的动员下,滑州、曹州的百纷纷扶老携幼,牵牛赶羊穿过虎牢关,前往郑州、洛阳一带逃难。
在战争年代就是这样,百姓若是不想沦为俎上鱼肉,那就只能在战争降临前迁徙到新的地方。
当年的刘皇叔携民渡江,晋朝时期的衣冠南渡,都是为了躲避战乱以及屠杀。
幸好现在有官府组织,进入虎牢关之后朝廷会给百姓安置临时据点,并发放赈灾粮,这让即将遭受战火的百姓有了奔头。
短短几天的时间,滑州、曹州治下各县共有二十多万百姓牵着牛羊,推着家产进入了虎牢关。
那些不肯背井离乡的百姓也没有在家中坐以待毙,要么就跑到了山上隐蔽,要么就躲进了家中的井窖里。
方圆二百里的滑州与曹州,在这春光明媚的二月一片死寂,唯有野狗在村子里大摇大摆的寻找食物。
不仅乡村的百姓逃往了洛阳方向,甚至就连郡城、县城的百姓也纷纷关闭大门,跟着难民逃向虎牢关。
官府说了,安守忠麾下的“曳落河”所向披靡,叛军借得胜的势头,士气正盛,没有朝廷大军的增援,凭郡兵连一个时辰都守不住。
所以,不光乡村的百姓得逃命,郡城、县城的百姓更要逃命,要不然少不了被劫掠一空,火光冲天的濮阳、郓州就是前车之鉴。
不同于一穷二白的乡下百姓,郡县城内的百姓都有点家产,因此这些百姓一边逃难一边破口大骂。
既骂安禄山、安守忠,也骂郭子仪、仆固怀恩,甚至还骂大唐皇帝。
骂朝廷不能保境安民,害得百姓们流离失所,背井离乡,算什么大唐?
“既然不能保卫百姓,那么大唐干脆灭亡算了,改朝换代吧!”
“李瑛是个什么东西,还不如他老子李隆基呢!”
“到现在打了两年多,还是没有剿灭叛军,朝廷的那帮官员还吹牛说比肩太宗,给太宗提鞋也不配啊!”
“行了、行了,别骂了,万一被锦衣卫听见,小心吃牢饭。”
“他李瑛也就这点本事了,打不过叛军欺负我们老百姓?凭什么守虎牢关不守我们曹州?合着我们曹州的老百姓命贱啊?”
“郭子仪真是牲畜啊,为什么不挡住叛军,是不是吃错药了?竟然跑去攻打徐州,我们滑州老百姓的命不是命吗?”
不同于撵着牛羊默默赶路的乡下村民,这些从郡城、县城出来的乡绅商贾一个个坐在马车上,由婢女捶着背,破口大骂朝廷、骂郭子仪、骂皇帝。
但老百姓们骂归骂,就连太守、县令都向虎牢关撤退了,这些乡绅商贾也只能一边咒骂一边跟着逃命。
虎牢关大门敞开,日以继夜的放难民过关,前往郑州、洛阳等地避难。
安守忠在劫掠完濮阳、郓州治下各县后,掳掠了大量的粮食与钱财,并强征了五万精壮男子入伍,随后向曹州、滑州进兵。
率领大队人马入境之后,安守忠才发现这两个州的百姓几乎逃光了,无论是郡城、县城,还是乡镇农村,几乎十室九空,坚壁清野。
“真是气煞本王,唐军竟然将百姓迁走了!”
被册封为范阳郡王的安守忠气的暴跳如雷,发誓等破了郑州之后一定要屠城,以泄心头之恨。
随后,安守忠将劫掠的钱粮囤积在曹州治所济阴县城,留下邓子恢率领两万人马镇守,亲自统率五万精锐加上五万强征的新兵杀奔虎牢关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