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0章 煌明无止境(全书完)(1 / 2)
第480章煌明无止境(全书完)
既然要进京参会,朱由检当然是赶在万寿圣节之前抵京。
太子代天子南巡只巡到了山东,而后就在那里一直呆到现在。
如今推行新钱法最凶险的时候早已过去,太子都当三年知县了,回京陛见干脆就复了旨。
“先去见见你母后吧。”
朱常洛看着显得精明干练又沉稳了一些的儿子,心底是满意的,脸上却没有露出笑容。
他知道儿子此刻心里最在意的是两桩事,但他都不必此刻说,而且要问问卢象升和其他人。
见朱由检往坤宁宫那里去了,朱常洛才看着卢象升。
“这一路如何”
作为天子门生,卢象升在皇帝面前得言传身教的时间并不长。
不过他本就天资上佳,如今既得到皇帝亲授学问,又历练了数年,气度愈发沉静。
“回陛下话。学生在南都时,徐部堂和宋提学都帮了学生不少……”
卢象升先开始简述这些年的经历。
他知道皇帝对他的两个期许,一是希望他懂得更多学问和人情世故,二是希望他发掘一些有志年轻同辈。
由于在南都呆的时间不算长,他很快就讲到了兖州府、腾县。
运河畔人来人往,卢象升作为朱由检的师爷,这两年多以来经历同样不少。
“……遑论殿下施政得失如何,学生以为,殿下如今已是精于县务、熟知一县民政细则了。”
卢象升以此结尾,朱常洛不置可否,而后问起另一件事:“太子呈禀的那三个女子……”
“……一是腾县小学校讲郎之女。殿下力主重办了孔氏旁支,随后于文教上用心不少。二是腾县一户农家之女,那时是县试,殿下于考院外得遇那女子送兄长赴考。三是一桩官司,那女子家中有夺产之争,为护其幼弟……”
朱常洛一边听着他说,一边对照着都知监那边查到的信息。
朱由检也马上就实岁二十了,确实已经可以大婚。
当然,三年里撩了三妹子,朱由检是很忐忑的。不过主动呈禀,并且带回京来让父母看看,这也是坦荡表现。
朱由检还关心另一点:“你实话告诉朕,太子除了这三个女子,还有没有……”
“那倒是洁身自好。”卢象升立即说道,“殿下自知轻重,并不敢逾矩。”
朱常洛点了点头:“那就好。”
说罢看着卢象升,而后露出了笑脸:“也难为你了。今年里,就把婚事办了吧。去见见润菱吧,她在养心殿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
卢象升有点尴尬。
皇帝说什么难为他呢
他比太子大两岁,这三年多当然也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。但既已内定将成为皇帝的女婿,他虽然在外面有大把机会,却并不敢拈惹草。
反倒是太子,虽然不敢逾矩做什么,却是一连有了三段良缘。
等朱常洛处理完了今天的事情回到坤宁宫,郭兰芝已经传见过那三个女子。
“如何”
郭兰芝听他发问,颇有点埋怨地说:“陛下让太子做什么知县,如今如此草率有了缘分,却又不能因此误了那三个女子……”
“没一个你满意的”
郭兰芝叹了一口气:“也就那县学讲郎之女礼数周全稳重些……”
“那就她吧。”
“……选立太子妃何等大事,陛下,由检胆子是太大了。”
“你都说恐怕误了别人。”朱常洛不以为意,“太子妃是要选立得人,不过由检能够敢作敢当,我倒不怪他,毕竟已经长大了。要在外面任事,难道让他一直做和尚能守住最后一步,已算是他定力足够了。确实查过都是清白之身”
这些事自然是皇后来安排。
那三个女子如今已然安置在太子东宫里。之前在腾县,她们仨都是侍女身份。而如果真要选为太子妃,朱由检是万万不敢先动她们的。若有了身孕,会是极大丑闻。如果不带入宫中,难道将来还留在民间要带入宫中,毕竟要接受检查,看看是否完璧之身。
朱常洛倒有点佩服这小子与她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,居然真就只是培养了感情。
除了那个因为父母病亡而出面为姐弟二人争夺家产的那个,另外两人都有长辈在。那农户人家还好,县学讲郎愿让女儿先为侍女……固然对方是太子,朱常洛却感觉这样有些不好。
不过大明对外戚也会有制度约束,朱常洛也只是觉得对方没有太过于坚持礼数方面的考虑——人之常情嘛,毕竟是太子。
事情就这样初步定下。诚如卢象升之前就猜测的一样,皇帝只怕还觉得这是一种考验。
当然了,朱常洛本身就会更加开明。
比如说他已经知道二柱子和王徵家的一个侄女正在眉来眼去的,那也没什么。
事情定下来了之后,朱常洛也不由得有些感慨。
一转眼,自己的儿子、女儿都要成婚了。
再过得两三年,就得做爷爷了吧
就像他的血脉也进一步繁衍开来一样,他给大明带来的许多想法也在开结果。
万寿圣节时,终究还是得到了大明全部地方的祝贺。贺表之外,哪一县州没有呈上贺礼
虽然都是以地方感激天子爱民仁政的名义,但朱常洛也十分清楚:这也是一次大规模跑官。
这一次大政会议还将伴随着一次大换届。
能够在这几年新钱法推行过程之中成为地方首官,那都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跟随新政的人。此前就是首官、稳稳度过了这几年的,接下来当然应该升迁;之前不是现在的位置而被补为首官的,一样有期待。
目前地方上还有大量不在显位但高品的官员,他们都是可以挪的嘛。
该致仕的致仕,该去更不紧要位置的也可以去。
一届又一届,大明官场这二十余年来已经洗了一遍又一遍。天子在位持之以恒地推行新政,其结果就是二十年后庙堂上已经几乎都是“新党”了。
……
福建泉州,致远舰缓缓泊入码头。
它只是在此把俘虏放下,此后还要前往东洋舰队的军港船厂里做一次保养、维护。
沈有容没有回来,代沈有容押送东瀛僭皇回来的是平夷伯陈九祖。
他上了岸之后,把人移交给了福建省执政院。
从这一天开始,自然就是“巡回挨骂”。
朝野都知道,当今宰执叶向“厕生”就是因为倭患。
↑返回顶部↑